毛泽东为什么常要人们多“读鲁迅”

特设专栏 2024.09.04 218 0

作者:春天的惊雷

毛泽东对鲁迅可谓是推崇备至,他对鲁迅的赞扬性评价是非常多的,其中有一句最典型的话:我不是圣人,鲁迅是圣人,我们是圣人的学生。到了晚年,毛泽东在号召全国学马列的同时,还要全国人民多“读鲁迅”。

从我的个人认识上说,我以为——毛泽东推崇鲁迅的原因和目的是很多的,而其极重要的原因则是毛泽东同鲁迅一样,看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性中存在一定的弱点。这些弱点,有的已严重阻碍着社会主义的深入,尤其是对社会主义民主的产生和发展,阻凝更大。

本网民曾介绍过鲁迅的一篇文章《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》。这篇文章实质是揭示、批评我们一些人的奴性的。而奴性在国人身上或多或少地存在,则是极影响民主的生发的。

受中国传统封建专制影响,——本网民总认为,不少中国人心理上生有较多的缺陷(本网民有一篇《文化黑洞》的文章,是专讲这些的),其中,对民主的理解也存有很大的“偏点”。他们不把民主理解为“在斗争中得到”和“得到后的合理且坚执的斗争”,而是把民主看作是单方赐予,并一经赐予自己便“名利永享”(核心是“离不开个人的名利”)的东西。

多少年来,不少真正的社会主义者都已看到:在一些所谓的民主斗士那里,通常在自私心理下,不停地装怯作勇地抱怨“某人不让人讲话、会整人”,但从不检讨自己“因怕失去什么,而不敢独立讲话”、“为了个人名利、对不同意见常不惜投井下石”的猥琐(在伤痕派学者的大作中,人们可十分容易读出“这些”)。

又,由此,这些人把正常的民主斗争中的,某些人(在组织表决中是少数)意见被否定,或因“同组织存有不同政见”而被组织调离某个岗位,或撤职等,指责为“不民主”。这就是说,这些人——就其实质,是永远不愿触摸民主的“边门”的。这些人是童话的中“七勇士”。

而,毛泽东的愿望,正好同这些人相反。对民主的追求,毛泽东是真诚的。他鼓励人们“要当海瑞”“要舍得一身剐,敢把皇帝拉下马”“造反有理”……等,就是说明;在实践上,他对大吵政协会梁漱溟的保护,对同他直面争吵的李达的尊重,对“自称‘常当右派'”的陈毅元帅的褒奖,对“较右,但从不违反纪律”的陈云的肯定,对一贯搞“阳谋”的周恩来的支持……(还可列举很多),更是最好的明证。

好了,请人们多读鲁迅先生的文章吧!

 

来自《人民网》

 


本文转载自互联网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

相关推荐

  • 《毛选》:人在什么时候会大彻大悟?

    历史的大逻辑,迫使我们,从个人小世界中走出来,看到更大的图景,背负更大的使命,从而带来集体的觉悟。老一辈革命家,走上革命的道路,大的背景是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,像南京照相馆所描述的一样,普通人连猪狗都...
    特设专栏 2025.08.26 0 46
  • 《为人民服务》的写作背景

    1944年9月5日,张思德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,因炭窑崩塌而牺牲。1944年9月8日,中央警备团举行追悼张思德大会,毛泽东亲临追悼会并作...
    特设专栏 2025.08.26 0 24
  • 毛主席一生并不排斥佛教,55年主席阐明缘由:佛教与我党有共同点

    毛主席说道:“佛教的核心教旨是普度众生,本质上是为了让穷苦人民获得更好的物资和精神生活,事实上,佛教和我党是有共同点的,我党也是替穷人说...
    特设专栏 2025.08.23 0 50
  • 毛主席人生札记 04

    人问著名红学家俞平伯对毛泽东诗词有何感受? 俞脱口道: "前不见古人, 后不见来者。诗言志, 任何诗人都离不开个人的出身环境、...
    特设专栏 2025.08.20 0 95
  • 毛主席人生札记 03

    红笔圈牢1930年12月27日晚,毛泽东令战士检查行装,准备撤回小布。此为第二次弃离源头,前两天,红军开至源头,摆好阵势,仗未打,即行撤...
    特设专栏 2025.07.27 0 432
  • 毛主席人生札记 02

    毛泽东平生无太多特殊嗜好,惟喜吸烟与喝茶。一天喝茶很多,喝一二瓶开水属"家常便饭"。其喝茶有自己的茶杯,非厂家特制,...
    特设专栏 2025.07.25 0 846
发布评论